四六级考试又出现了舞弊的现象,而且媒体用了一个词叫“如期而至”,看来出现舞弊的现象近乎一种常态,大家都有所期待了。舞弊是常态,不舞弊是不正常的,让这项本来应该是很严肃、很公平的考试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很多人很多的专业其实是毕业有需要的,必需过几级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另外有很多学生考四、六级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让自己在求职过程中,能写上,我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者是六级考试,证明自己英语水平的抓手。
近些年四、六级考试状况频出,这样的丑闻这样的舞弊现象其实已经很多次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在第一次的时候把它扼杀,而是让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而且有媒体报道用了三个字叫“产业化”。现在很多培训机构搞四、六级的培训,我不知道舞弊现象状况频出是不是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润,或者他们在这方面是不是有助推?考试这种状态最基本的要求是公平,如果公平没有了,考试还有什么用?
另外四、六级本身影响力已经大大减弱了,我们知道中国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哑巴英语,四、六级考试也一样。近些年我们四、六级考试做了一些调整,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仍然偏静态一些,不能展示一个大学生真正的英语水平。很多大学生求职的时候写上英语四级或者是六级,其实现在,我不知道单位看这个的时候,认为六级证明你英语水平很高的标志。而且很多学生不屑于写这个,甚至干脆写上我雅思考了多少,托福考了多少,甚至这个说服力比四、六级更有说服力。
在这种情况下,四、六级考试像我前面说的,境地非常尴尬。许多实习生在他的简历上我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但是有的时候真正做起来英语水平确实很难让人满意。如果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的话,比如说四、六级考试舞弊的现象状况频出,比如高分也证明不了英语的水平。我想这个考试存在的必要就没有了,因为存在的只是浪费社会资源、浪费学生时间去准备这样一门考试,所以我觉得四、六级的考试的整顿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能而居之”一直是教育资源分配的标准,优异的学生上实验班,中等的上重点班,再则还有平行班。“教育公平的前提是资源平等”
什么是公平教育?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利。如大学教育是相对公平的。不会面临分班,专业靠高考成绩和自己兴趣选择,选课也不分专业,只要喜欢都可以上。严格意义上来说,大学是唯一实现平等教育的。那么教育资源除了课程、班级的选择外,还有什么?答案是学校本身。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除了体现在学区房,也有内在的原因。这其中便有各地区中小学办学质量存在差异。教育部曾规定,要求各地选定一批中小学进行重点建设,而优质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费用有一部分由一些企业投入,而这些企业的子女便可以凭借这笔费用充当学费,进入重点学校学习。据2003年至2004年调查显示:上层阶层子女有60%就读重点中学,底层子女60%就读非重点中学。如果资源分配无法得到平等对待,那么教育也没有公平可言。
本山做客艺术人生,用笑对人生四字想证明啥?政协小组讨论首日,赵本山现身的小组被围得水泄不通。不过,本山大叔学起了莫言,整个上午一言不发,但神情看起来相当开朗。只是偶尔与身边的委员寒暄一两句。身旁的委员请他题字,他写下:笑对人生。据报道,全国政协委员赵本山来到会场参加小组讨论,赵本山说,他身体很好,今年春节一直待在沈阳。“我今年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春节,头一次那么过。”这让记者很惊讶,对此,赵本山解释,“过去都没跟家人一起过,多少年了啊,都没跟家人在一起过。”赵本山说,有20多年没跟家人一起过春节,是在外面过的。当问及是否还会上春晚的老问题时,他笑着回答不知道。而当有记者问:“有好作品,还是会上吧?”赵本山回答:“应该是吧,有好作品应该还能上。”
1.对课题提出一系列的疑问,然后分析这些疑问与课题的关系,以确定想要查询的信息或问题是某一数据、某一概念还是某一观念等。
2.根据这些问题或信息的性质选择检索工具,即确定是通过百科全书等参考性工具书,还是通过报刊索引等检索性工具书进行查找。
3.确定检索途径,即去本校的图书室,还是去本地区的图书室,或者向老师或有关专家咨询。
4.选定检索方法,即从最近出版的书籍和期刊开始往前查,还是限查某几年的书籍和期刊等。
5.利用检索工具书所提供的查找线索进行查找。
6.一旦查到你所需要的文献,就可以去索取该文献。
7.阅读文献,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