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 复习题
(课程代码 252369)
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经济分为( )。 D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 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 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A.1000 B.4000 C.10000 D.20000
A.数 B.极 C.快 D.智
4.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 )。C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合适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
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
A.10 B.15 C.20 D.25
A.黑线 B.红线 C.黄线 D.绿线
A.特大城市 B.大城市 C.小城市 D.中小城市
A.人工环境 B.动态平衡 C.脆弱 D.特殊
11.世界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C
A.0.01 B.0.01 C.0.03 D.0.04
12.城市总体规划的上层次规划是( )。A
A.城镇体系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 D.城市设计
13.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建设用地共分为( )大类、( )中类、( )小类。B
A.7;30;44 B.8;35;44 C.9;35;44 D.10;44;35
14.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比例一般不超过( )%。C
A.15 B.20 C.30 D.40
15.按照城镇人口规模划分,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在( )。C
D.100万人以上
A.城市用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
B.城市用地选择范围尽可能选择跨行政区界限
C.城市用地应尽量选择自然条件非常好的地区
D.城市用地选择首先考虑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口容量
A.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C.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保证 D.未来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建构
19.城市总体规划的下层次规划是( )。B
A.城镇体系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 D.城市设计
20.城市建设用地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比例一般不超过( )%。C
A.15 B.10 C.8 D.5
C.是对城市规划法定规划的补充 D.就是所谓的概念规划
A.绿线
B.红线
C.紫线
D.黄线
26.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包括( )。C
A.规划区范围 B.建设用地规模 C.道路系统 D.防灾减灾
27.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道路和交通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 )%。A
A.10-25 B.5-10 C.10-15 D.10-20
30.总体规划调查研究的成果形成城市基础资料汇编,包括( )和一套完整的现状基础资料报告。B
A.用地布局规划图 B.城市现状图 C.道路系统图 D.近期建设图
31.南京属于下面的哪一个城市群( )。C
A.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B.成渝经济区
C.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D.环渤海经济区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 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
C.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中心;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外围
D.城市地域中离心;城市外围向心
33.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 )美元时,可视为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进入发达国家城市的行列。D
A.1000 B.4000 C.10000 D.20000
34.韩国实施尖端农业园的计划是发展的( )产业。A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A.9%;6% B.10%;7% C.12%;8% D.15%;10%
36.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 )。D
A.制造业 B.纺织业 C.挖掘业 D.建筑业
37.国外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商务中心区新建的一般在( )左右。A
A.2.5 B.3.0 C.3.5 D.4.0
38.发电厂属于什么性质用地( )。B
A.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 C.公用设施用地 D.市政设施用地
39.( )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是城市发展的总纲。A
A.城市性质 B.城市宣传语 C.规划文本 D.总体规划
40.城市规模包括常住人口规模和( )。B
A.建设规模 B.建设用地规模 C.城市化率 D.产业规模
41.一个城市从开发到基本成熟,初步形成完善的社会结构至少要经过( )年。D
A.5-10 B.10-15 C.15-20 D.20-30
42.第( )产业占GDP的比重越大,劳动生产率就越低。A
A.一 B.二 C.三 D.四
43.伦敦城市布局是采用的( )发展模式。B
A.单中心 B.多中心 C.分组团 D.块状
45.城市设计主要是研究城市各项因素( )的设计,包括城市与山、水、地形等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城市内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关系。B
A.平面关系 B.三维布局 C.时间变化 D.社会影响
46.在城市设计中,需要保护和发展( ),体现城郭形象。C
A.历史古迹 B.现代风貌 C.城市中轴线 D.山水格局
49.垃圾收集的方式主要有6种,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其中( )。C
A.垃圾桶站 B.垃圾箱站 C.再生资源回收站 D.袋装垃圾
50.城市规划空间管制分为禁止建设区、( )、适宜建设区。B
A.近期建设区 B.限制建设区 C.远期建设区 D.城市建设区
二、填空题(共30题)
5.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 、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图纸)
8.在规划的建设用地中,人均公园绿地不应小于 平方米/人。(8)
9.体育用地分为两个小类: 、 。体育场馆用地 (体育训练用地)
10.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 - 平方米/人内确定。(85.1-105.0)
11.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 平方米/人。(5.5)
12.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的城市灾害大体有火灾、水灾、风灾、 及城市“新至灾源”五大类。 (震灾)
13.城市开敞空间包括绿地、 、道路广场以及周边的自然空间共同组成的空间系统。(公园)
14.研究 ,是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每个城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是城市规划的灵魂。(城市发展战略)
15.我国城市化每提高10%约需 年时间。(8-10)
16.工业用地分为三个中类: 、 、 。
(一类工业、二类工业、三类工业)
18.以批发功能为主的市场用地叫做 用地。(批发市场)
20.重庆市是典型的 状分散布局的城市。(组团)
22.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包括交通调查、 、汽车货运量及货运结构预测、民用汽车保有量的预测、交通流量的分配规划方案。(市区城市客运量预测)
(网格状 环形放射状 自由式)
(前工业化时期 工业化时期 后工业化时期)
25.根据国外经验,每个停车楼的规模可控制在 辆。(300-400)
(500 1000 2000 4000 10000 20000)
29.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乡规划法》和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0.城镇体系规划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三、名词解释
6.城市设计:主要是研究城市各项因素三维布局的设计,包括城市与山、水、地形等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城市内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建筑之间、建筑与道路、广场绿化等)的关系。
8.防护绿地: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9.交通枢纽用地:铁路客货运站、公路长途客货运站、港口客运码头、公共枢纽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11.城市蓝线: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
12.二类居住用地:设施齐全、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13.工业用地: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专用铁路、码头和附属道路、停车场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
16.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零售加油、加气、电信、邮政等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18.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是确定城市总体规划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20.分散式布局的城市:主要的特征是城市空间呈现非集聚的分布方式,包括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等多种形态。
22.城市规模:城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24.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26.城市设计:主要是研究城市各项因素三维布局的设计,包括城市与山、水、地形等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城市内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建筑之间、建筑与道路、广场绿化等)的关系。
27、绿楔:是指从城市外围由宽逐渐变窄楔入城市的大型绿地,可以比较集中地将城郊生态信息导入城市,并联系内、外,主、次骨架。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作用显著。
28.市域: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29.禁建区:即禁止建设区域,一般在规划中为了起到保护、安全、景观等目的,实施的一种规划手段。
30.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四、简单题
1.城市现代化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上大体经历的三个阶段是什么?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三个阶段,即: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
前工业化时期。可以理解为以农牧业为主的时代,生产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人口是人口的主体,城市只有手工业和商业,往往是行政中心,管辖着一定的农村地域。
工业化时期。产业革命引起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大量乡城市集中,非农业人口超过了农业人口,成为地域人口的主体,标志着城市进入工业化时期,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开始,这个时期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起飞,成为三次产业的主体。根据三次产业革命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又可以分为工业化初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成为三次产业的主体,科技高度发达,高新技术逐步取代传统产业。城市的职能从以制造业为中心逐步转化为金融、贸易、信息咨询中心及生产中枢管理中心。
2.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是什么?
1)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2)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主干道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5)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6)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近期建设用地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近期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的具体措施。
3.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1)自然条件与环境的适宜性。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等条件:地形、地下水位、土质承载力大小等情况。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业“三废”及噪声等对城市的污染程度,城市用地布局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情况,生态地区受到的压力等。
2)工程条件的可行性。防洪、防震、人防等工程设施:各方案的用地是否有被洪水淹没的可能,工程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需的资金和材料等。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给水、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以及其它工程设施的布置是否经济合理,包括水源地和水厂位置的选择、给水和排水管网系统的布置、污水处理及排放方案、高压走廊及其长度等工程设施逐项的比较。
3)城市布局的合理性。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用地选择与规划结构是否合理,城市各项主要用地之间是否协调,城市总体布局中的艺术性构思,也应纳入规划结构比较的范围。
4)经济上的可行性及社会成本的比较。城市建设投资及收益:估算各方案的近期造价和总投资及可能的收益情况,综合分析经济上的可行性。社会成本比较:是否符合区域性发展规划和政策要求,市民的接受程度、各方案用地范围和占用耕地情况,需要动迁的户数以及占后对农村的影响。
4.城市道路网密度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城市道路网密度要兼顾干道通行能力、居住社区划分、公共建筑数量和方便居民步行到达公共汽车站。
1)一般大城市中心区道路网密度要密一些,道路间距为300-400m,密度为5-7km/k㎡;城边缘可以稀一些,间距为600-800m,密度为2-4km/k㎡,所以大城市道路网密度一般一4-6km/k㎡为宜;
2)对于小城市来说,交通系统比较简单,间距要划小一些,密度要大一点,虽然增加了交叉口,但灵活性更大,道路间距一般以300-400m,道路网密度以5-7km/k㎡为宜;
5.城市设计的十项主要内容是什么?
1)保护历史形成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结合,山、水、城融为一体的格局。
2)保护和发展城市中轴线,体现城郭形象。
3)保护与城市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
4)保持原有的道路网骨架和街巷格局。
5)注意吸取传统城市色彩的特点。
6)通过建筑高度的控制,实施对历史城市的保护。
7)保护城市景观线。
8)保护街道对景。
9)增辟城市广场。
10)保护古树名木。
6.城市性质的主要十项特点有哪些?
行政中心、金融中心、制造业中心、国际交通枢纽、国内交通枢纽、信息中心、重要国际组织集中设置的城市、科技教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旅游城市。
7、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园区的概念和规划布局原则是什么?
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城市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引进资金的同时重点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模式。有利于腾出中心区的工业用地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传统工业的更新换代。高新技术园区:是更高层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首先引进高科技产业,然后通过研发进一步开拓高新技术新的产业领域,成为城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支柱,也成为改革传统产业的技术支撑。
1)开发区一般选在城市对外交通的出入口,靠近高速公路进入城市的入口处,铁路货场附近,以及航空港、海港附近。
2)还可以考虑选在现有城市边缘地带,或与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的独立地段,这些地段的地价较为便宜,可以降低初期投入。
3)初期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但 必须考虑为之服务的第三产业的配置,并建立相应的居住区。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可以成为中心城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城。
8、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利的自然条件一般是指地势较平坦,地基承载力良好,不受洪水威胁,不需花费很多的工程建设投资,并能保护城市生产生活安全等。
2)尽量少占耕地农田。保护农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少占耕地农田是城市用地选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尽量利用劣地、荒地、坡地,在可能的情况下,应结合工程建设造田、还田。
3)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城市用地选择应避开历史文物古迹、水源地、生态敏感期地区、风景区及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的分布地区。
4)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城市建设项目和内容有主次之分。对城市发展关系重大的建设项目,应优先满足建设的要求,在选择用地时不仅要研究这些项目本身的用地要求,还要研究它们的配套设施用水、电、运输等用地的要求,使得这些主要建设项目能迅速建成并经济地运行。
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城市用地选择直接关系到城市布局的合理性,需要结合城市规划的初步设想,反复分析比较。
9、城市行政中心的布局原则是什么?
1)在老城出现政府用房不足、设施简陋、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迁址新建
2)迁址位置适合在新区与旧区之中地段,两者兼顾,利于带动发展。
3)不适合在中心城市边缘尚未开发地段,并大面积开辟用地。
4)选址应该选择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避开适合发展商业、商务中心的黄金地段。
5)建筑设计应该简朴、经济适用、能提高办事效率,不一定追求气魄壮观地位于轴线中心位置
五、作图题(共6题)
1.请绘制城市道路断面图两幅:一块板、两块板。
2.请绘制城市道路断面图两幅:、三块板、四块板。
3.请绘制互通式立交的典型示意图。
4.请绘制分离式立交的典型示意图。
5.请绘制平交道路的典型示意图。
6.请绘制卫星城市结构的示意图。
7、请绘制成都市的道路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