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树

网站正在维护中,请稍后访问。

联系电话:15283161253

技术支持: 优河马

城市规划概论_复习题
2021-08-09 17:49:12

城市规划概论  复习题

(课程代码 232237)

 

一、名词解释

1、城市

2、极化效应

3、城市规划实施

4、区域规划

5、城市规划法律体系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土地价格

8、城市交通

9、城市规划编制

10、城镇体系

11、城市对外交通运输

12、城乡发展

13、修建性详细规划

14、城市环境保护

15、城市绿化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或实践活动是(     )。

A 西谛的工业城市

B 柯布西埃和他分别在1922年发表的“明天城市”和1931后发表的光辉城市

C  欧文、傅立叶和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

D 奥斯曼所进行的巴黎改建

2、《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

A 以人为本,功能分区

B 物质空间决定论

C 综合多功能

D 大众参与

3、下列不属于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

A 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序的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B 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 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

D 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4、城乡在发展中有何关系(       )。

A 向心与离心、聚合和扩散

B 向心与离心、集聚与辐射

C 向心与离心、吸引与离背

D 吸引与离背、聚合和扩散

5、下列不属于我国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

A 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

B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C 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D 合理、有序的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6、可以作为城市主要水源的是(       )类用水

A 上层滞水和承压水

B 潜水和承压水

C 潜水和地表水

D 上层滞水和地表水

7、(       ),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A 承载性

B 区位的极端重要性

C 地租

D 地价

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确定(        )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的标高。

A 城市主干道

B 城市次干道

C 各级道路

D 各级支路

9、城市规划行政行为与其他公共行政行为的关系中,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权限和责任要(          )部门行政的主体。

A 低于

B 相同于

C 高于

D 没有关系

10、代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是(       )。

A 以儒家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墨子为代表的中庸之道理念

B 以道家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儒家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的理念

C 以《周.考工记》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管子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的理念

D 以《周.考工记》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庄子为代表的中庸值道理念

1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包括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规划以及(        )。

A 气体污染物综合整治规划

B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C 污染物综合整治规划

D 土地合理利用规划

12、假如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其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的转换夹角大于90度,则工业用地应放在(        )。

A 最大风频之上风向

B 最小风频之下风向

C 最小风频之上风向

D 盛行风向的两侧

13、下列不属于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

A 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

B 城市交通工具

C 城市用地布局形态

D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14、大城市网干道密度干网(km/km2)建议一般选用:(    )。

A 3%~5%

B 2.5%~4%

C 2.4%~3%

D 2.2%~2.6%

15、下列不属于历史文化名城类型的是(        )。

A 古都型

B 传统文化型

C 风景名胜型 

D  特殊职能型

16、(       )是行政区域划分的基本依据。

A 人口多少和隶属关系

B 经济水平和面积大小

C 经济水平和隶属关系

D 人口多少和面积大小

17、我国城市社会演化的进程趋势不包括(        )。

A 人口老龄化

B 家庭核心化

C 生活闲暇化

D 工作稳定化

1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价值比较高的是(       )。

A 文物埋藏较多的地区  

B 风景良好的地区 

C 可达性较高的地区  

D 土地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

19、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进程作用表现在 (           )。

A 农村的引力和城市的推力

B 农村的衰败和农村的衰败

C 农村的兴起和城市的衰败 

D 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20、在城市规划调查中,对没有文字记载的民俗民风应该采用方法是(          )。

A 现场踏勘或观察 

B 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C 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D 文献资料的运用

21、城市道路分类中,按道路功能的分类可分为(          )。

A 快速路和干路 

B 干路和次干路

C 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

D 交通性道路和娱乐性道路

22、下列不是田园城市特征的选项是(     )。

A 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

B 公园在最外围

C 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

D 沿公园建公共建筑

23、航空港与城市间的距离应该在(    )范围内。

A  10km   

B  20km    

C  30 km   

D  40 km

24、广场的规划主要是研究(    )。

A 确定广场的位置,用地规模和形状

B 确定广场面积大小和形状。

C 确定广场类型。

D 确定广场建筑物性质

25、一般中学的服务半径是(    )。

A  500M  

B  1000M  

C  1200M  

D  800M

26、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安全需求主要包括(     )。

A 防火、防震灾、防空

B 防火、防水、防泥石流

C 防震灾、防空、防自然灾害

D 防火、防震灾、防水

27、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   )。

A 经济   

B 速度   

C 规范    

D 秩序

28、以下什么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保障(    )。

A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

B 城市规划

C 历史沿革

D 城市居民的认知

29、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A  4

B  5

C  6

D  7

30、下列不属于保护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的是(          )。

A 历史文化演变、建制沿革、城址兴废变迁

B 城市特有的传统文物、手工艺、传统产业及民俗精华等

C 现在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受破坏威胁的情况

D 城市现存地上地下受保护动、植物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影响城市发规律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          )。

A 城市发展的区位理论

B  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C 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

D 城市发展与交通通讯理论

E  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理论

2、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

A 相互依存       

B 相互对立     

C 相互促进      

D 相互制约

3、城镇体系有哪些特点(             )。

A 整体性          

B 依赖性         

C 开放性          

D 层次性  

4、我国古代典型城市格局的代表是(                )。

A 唐长安         

B 汉长安        

C 元大都        

D  宋东京

5、《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                )。

A 整体性          

B 系统性         

C 过程性         

D 动态性

6、城市规划理论涉及内容包括(                )。

A 功能理论       

B 决策理论      

C 计划理论      

D 规范理论

7、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有(               )指标。

A 主要的金融中心

B 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C 区域性机构的集中地

D 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

E 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  

8、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与代表人物是(             )。

A 恩温卫星城理论

B 伯吉斯同心圆理论

C 哈里斯、乌尔曼多核心理论

D  霍伊特扇形理论

9、21世纪城市所面临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 可持续发展

B 知识经济            

C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D 互联网            

10、下列属于知识经济特点的是(                )。

A 科技创新                 

B 信息技术                  

C 资金流动   

D 人力素质          

11、当代城市规划重要实践在哪些方面(               )。

A 都市村庄

B 生态住区

C 大学城

D 产业园区

12、目前阶段,我国实行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               )。

A 法规体系     

B  编制体系     

C 行政体系   

D 总体规划体系              

13、1977年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提出的城市住区三大目标是指(                )。

A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作用               

B 保证生活基本质量

C 创造有机多功能综合体                     

D 与自然协调

E 功能的分区与联系

14、城市规划的作用是(               )。

A 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  

B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              

C 重要的政府职能

D 监督职能

15、城市规划调查所包括的内容有(              )。

A 社会环境的调查                           

B 市政公用工程系统调查

C 城市特色的调查                           

D 城市性质的调查

16、对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评价,应着重的方面(              )。

A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否合理

B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发展的需要

C 城市用地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D 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协调性、矛盾与潜力

17、制定城市规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 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B 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C 正确引导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D 促进城市现代化            

18、城市总体布局遵循原则有(               )。

A 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B 功能协调、结构清晰

C 城乡一体,统一规则                       

D 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19、城市用地布局的艺术问题包括(               )。

A 城市用地布局艺术            

B 城市空间景观的组织

C 城市轴线艺术                             

D 继承历史传统,突出地方特色

20、城市总体规划中所有城市都必须提供的图纸是(               )。

A 城市现状图                              

B 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

C 近期建设规划图                           

D 城市总体规划图

21、分区规划文本的内容包括(               )。

A 分区土地利用原则及不同使用性质地段的划分

B 工程管网及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要求

C 分区规划的性质

D 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保护管理要求

22、城市分区规划中应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               )。

A 红线位置                 

B 断面                     

C 控制点坐标   

D 坡度

23、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包括(               )。

A城市规划区范围

B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C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

D城市交通通信设施的完善程度  

24、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  

A 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B 原则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  

C 市区公共中心的位置与规模  

D 分区内公共中心的位置与规模   

25、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内容包括(               )。

A 各地块划分及规划控制的原则和要求

B 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的规定

C 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D 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26、城市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除外)的特征有(               )。

A 运量大                                 

B 分散化经营

C 节省道路空间                             

D 污染小

2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中常见的工程管线由(               )。

A 给水管道                 

B 排水沟管                 

C 电信线路                 

D 道路贯通

28、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调查发掘与分析评价城市景观资源、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  

B 研究确定城市景观的特色和目标  

C 规划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  

D 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  

29、保护规划内容包括(               )。

A 保护区及外围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界线

B 保护的原则和目标

C 环境风貌的保护整治方式

D 用地功能和建筑物使用的调整

30、城市规划实施中经济机制主要表现为(               )。

A 出让城市土地所有权,从而既实现符合规划的物业开发,又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B 政府借贷以解决实施城市规划的资金缺口

C 城市基础设施使用的收费

D 出让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四、简答题

1、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市发展可以分哪些阶段?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3、城市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有哪些?

5、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有哪些?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是什么?

8、什么是城市规划的专题研究,其作用和本质是什么?

9、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有哪些?

10、城市分区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1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是什么?

12、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是什么?

13、管线共沟敷设原则是什么?

14、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规划原则是什么?

15、什么是行政区划,其基本要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论述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2、城市规划调查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3、论述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4、论述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极化效应:是指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增长极的上升运动。

3、城市规划实施:通过依法行政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把制定的规划逐步变为现实。

4、区域规划: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5、城市规划法律体系: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组成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法规体系有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纵向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横向分为基本法和配套法两个方面。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关系建设对土地的需要,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的总体战略部署。

7、土地价格:是土地供给者向土地需求者让渡所有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

8、城市交通:是指城市(城区)内的交通,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水上交通等。其中,以城市道路交通为主体。

9、城市规划编制:目的是为了实施,即通过依法行政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把制定的规划逐步变为现实。

10、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11、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是指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运输的总称,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

12、城乡发展:是指区域内城市、乡村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及发展状况,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城镇体系的发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的整体发展水平。

13、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当前或近期拟开发建设地段,以满足修建需要为目的的进行的规划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和环境设计、道路系统和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等。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满足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并为下一层次建筑、园林和市政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14、城市环境保护: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未来行动进行规范化的系统筹划,是为有效的实现预期环境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手段。

15、城市绿化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二、单项选择题

1、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或实践活动是(    B )。

A 西谛的工业城市

B 柯布西埃和他分别在1922年发表的“明天城市”和1931后发表的光辉城市

C  欧文、傅立叶和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

D 奥斯曼所进行的巴黎改建

2、《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B    )。

A 以人为本,功能分区

B 物质空间决定论

C 综合多功能

D 大众参与

3、下列不属于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C     )。

A 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序的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B 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 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

D 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4、城乡在发展中有何关系(   B     )。

A 向心与离心、聚合和扩散

B 向心与离心、集聚与辐射

C 向心与离心、吸引与离背

D 吸引与离背、聚合和扩散

5、下列不属于我国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D    )。

A 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

B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C 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D 合理、有序的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6、可以作为城市主要水源的是(    B    )类用水

A 上层滞水和承压水

B 潜水和承压水

C 潜水和地表水

D 上层滞水和地表水

7、(    A    ),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A 承载性

B 区位的极端重要性

C 地租

D 地价

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确定(     D    )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的标高。

A 城市主干道

B 城市次干道

C 各级道路

D 各级支路

9、城市规划行政行为与其他公共行政行为的关系中,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权限和责任要(     C     )部门行政的主体。

A 低于

B 相同于

C 高于

D 没有关系

10、代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是(     C     )。

A 以儒家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墨子为代表的中庸之道理念

B 以道家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儒家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的理念

C 以《周.考工记》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管子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的理念

D 以《周.考工记》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以及以庄子为代表的中庸值道理念

1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包括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规划以及(     B     )。

A 气体污染物综合整治规划

B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C 污染物综合整治规划

D 土地合理利用规划

12、假如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其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的转换夹角大于90度,则工业用地应放在(     C     )。

A 最大风频之上风向

B 最小风频之下风向

C 最小风频之上风向

D 盛行风向的两侧

13、下列不属于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B      )。

A 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

B 城市交通工具

C 城市用地布局形态

D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14、大城市网干道密度干网(km/km2)建议一般选用:(   A   )。

A 3%~5%

B 2.5%~4%

C 2.4%~3%

D 2.2%~2.6%

15、下列不属于历史文化名城类型的是(    B     )。

A 古都型

B 传统文化型

C 风景名胜型 

D  特殊职能型

16、(    D     )是行政区域划分的基本依据。

A 人口多少和隶属关系

B 经济水平和面积大小

C 经济水平和隶属关系

D 人口多少和面积大小

17、我国城市社会演化的进程趋势不包括(     D      )。

A 人口老龄化

B 家庭核心化

C 生活闲暇化

D 工作稳定化

1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价值比较高的是(    C    )。

A 文物埋藏较多的地区  

B 风景良好的地区 

C 可达性较高的地区  

D 土地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

19、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进程作用表现在 (     D       )。

A 农村的引力和城市的推力

B 农村的衰败和农村的衰败

C 农村的兴起和城市的衰败 

D 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20、在城市规划调查中,对没有文字记载的民俗民风应该采用方法是(     C      )。

A 现场踏勘或观察 

B 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C 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D 文献资料的运用

21、城市道路分类中,按道路功能的分类可分为(    C       )。

A 快速路和干路 

B 干路和次干路

C 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

D 交通性道路和娱乐性道路

22、下列不是田园城市特征的选项是(  B    )。

A 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

B 公园在最外围

C 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

D 沿公园建公共建筑

23、航空港与城市间的距离应该在(  C   )范围内。

A  10km   

B  20km    

C  30 km   

D  40 km

24、广场的规划主要是研究(   A  )。

A 确定广场的位置,用地规模和形状

B 确定广场面积大小和形状。

C 确定广场类型。

D 确定广场建筑物性质

25、一般中学的服务半径是(  B   )。

A  500M  

B  1000M  

C  1200M  

D  800M

26、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安全需求主要包括(   A  )。

A 防火、防震灾、防空

B 防火、防水、防泥石流

C 防震灾、防空、防自然灾害

D 防火、防震灾、防水

27、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 B   )。

A 经济   

B 速度   

C 规范    

D 秩序

28、以下什么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保障( A   )。

A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

B 城市规划

C 历史沿革

D 城市居民的认知

29、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  C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A  4

B  5

C  6

D  7

30、下列不属于保护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的是(   D       )。

A 历史文化演变、建制沿革、城址兴废变迁

B 城市特有的传统文物、手工艺、传统产业及民俗精华等

C 现在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受破坏威胁的情况

D 城市现存地上地下受保护动、植物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影响城市发规律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          )。

A 城市发展的区位理论

B  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C 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

D 城市发展与交通通讯理论

E  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理论
  答案:CDE

2、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

A 相互依存       

B 相互对立     

C 相互促进      

D 相互制约

答案:ACD 

3、城镇体系有哪些特点(             )。

A 整体性          

B 依赖性         

C 开放性          

D 层次性

答案:ACD       

4、我国古代典型城市格局的代表是(                )。

A 唐长安         

B 汉长安        

C 元大都        

D  宋东京

答案:AC         

5、《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                )。

A 整体性          

B 系统性         

C 过程性         

D 动态性

答案:CD 

6、城市规划理论涉及内容包括(                )。

A 功能理论       

B 决策理论      

C 计划理论      

D 规范理论

答案:ABD          

7、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有(               )指标。

A 主要的金融中心

B 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C 区域性机构的集中地

D 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

E 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

答案:ABDE    

8、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与代表人物是(             )。

A 恩温卫星城理论

B 伯吉斯同心圆理论

C 哈里斯、乌尔曼多核心理论

D  霍伊特扇形理论

答案:BCD

9、21世纪城市所面临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 可持续发展

B 知识经济            

C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D 互联网

答案:ABC              

10、下列属于知识经济特点的是(                )。

A 科技创新                 

B 信息技术                  

C 资金流动   

D 人力素质

答案:ABD               

11、当代城市规划重要实践在哪些方面(               )。

A 都市村庄

B 生态住区

C 大学城

D 产业园区

答案:AD

12、目前阶段,我国实行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               )。

A 法规体系     

B  编制体系     

C 行政体系   

D 总体规划体系

答案:ABC                

13、1977年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提出的城市住区三大目标是指(                )。

A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作用               

B 保证生活基本质量

C 创造有机多功能综合体                     

D 与自然协调

E 功能的分区与联系

答案:ABD   

14、城市规划的作用是(               )。

A 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  

B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              

C 重要的政府职能

D 监督职能

答案:ABC 

15、城市规划调查所包括的内容有(              )。

A 社会环境的调查                           

B 市政公用工程系统调查

C 城市特色的调查                           

D 城市性质的调查

答案:AB    

16、对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评价,应着重的方面(              )。

A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否合理

B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发展的需要

C 城市用地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D 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协调性、矛盾与潜力

答案: ABCD   

17、制定城市规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 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B 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C 正确引导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D 促进城市现代化            

答案:ABC 

18、城市总体布局遵循原则有(               )。

A 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B 功能协调、结构清晰

C 城乡一体,统一规则                       

D 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答案:ABD    

19、城市用地布局的艺术问题包括(               )。

A 城市用地布局艺术            

B 城市空间景观的组织

C 城市轴线艺术                             

D 继承历史传统,突出地方特色

答案:ABCD 

20、城市总体规划中所有城市都必须提供的图纸是(               )。

A 城市现状图                              

B 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

C 近期建设规划图                           

D 城市总体规划图

答案:ACD    

21、分区规划文本的内容包括(               )。

A 分区土地利用原则及不同使用性质地段的划分

B 工程管网及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要求

C 分区规划的性质

D 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保护管理要求

答案:ABD   

22、城市分区规划中应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               )。

A 红线位置                 

B 断面                     

C 控制点坐标   

D 坡度

答案:ABC    

23、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包括(               )。

A城市规划区范围

B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C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

D城市交通通信设施的完善程度

答案:ABC    

24、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  

A 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B 原则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  

C 市区公共中心的位置与规模  

D 分区内公共中心的位置与规模  

答案:AB        

25、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内容包括(               )。

A 各地块划分及规划控制的原则和要求

B 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的规定

C 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D 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答案:ABC    

26、城市公共交通(准公共交通除外)的特征有(               )。

A 运量大                                 

B 分散化经营

C 节省道路空间                             

D 污染小

答案:ACD    

2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中常见的工程管线由(               )。

A 给水管道                 

B 排水沟管                 

C 电信线路                 

D 道路贯通

答案:ABC    

28、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调查发掘与分析评价城市景观资源、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  

B 研究确定城市景观的特色和目标  

C 规划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  

D 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  

答案:ABCD  

29、保护规划内容包括(               )。

A 保护区及外围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界线

B 保护的原则和目标

C 环境风貌的保护整治方式

D 用地功能和建筑物使用的调整

答案:ABCD 

30、城市规划实施中经济机制主要表现为(               )。

A 出让城市土地所有权,从而既实现符合规划的物业开发,又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B 政府借贷以解决实施城市规划的资金缺口

C 城市基础设施使用的收费

D 出让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BCD

四、简答题

1、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市发展可以分哪些阶段?

答: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市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

(2)“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的成熟期,人口仍向城市集中,但开始向郊区扩展;

(3)“相对分散”时期:进入后工业初期,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

(4)“绝对分散”:后工业化进入成熟期,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人口的逆城市化现象显著增加。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答:(1)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2)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

(3)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国际上习惯于把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作为衡量该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3、城市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答:(1)城市化进程本身是社会发展过程

(2)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互相作用和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也在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环境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发生积极变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作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3)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有哪些?

答: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有:

(1)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面积与用地界线。

(2)确定各地建筑容量、高度控制及建筑形态、交通、配套设施及其他控制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的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5、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

(1)历史街区是有一定的规模,并具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没有严重的视觉环境干扰,能反应某历史时期某一民族及某个地方的鲜明特色,在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有一定比例的真实遗迹,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

(3)历史街区应在城镇生活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社区,这也就决定了历史街区不但记载了过去城市的大量的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并继续记载着当今城市发展的大量信息。

6、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有哪些?

答:(1)行政合法原则

(2)行政合理原则

(3)行政效率原则

(4)行政统一原则:行政权统一、行政法制统一、行政行为统一

(5)行政公开原则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是什么?

答:(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为主要目标;

(2)城市总体规划侧重于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

(3)从本质上看,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

8、什么是城市规划的专题研究,其作用和本质是什么?

答:城市规划的专题研究:是针对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面对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作用:寻找针对具体问题的对策,是城市规划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基础;为城市规划过程中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是规划过程更加科学和合理。

本质:多学科的,要综合利用其他专业的知识(如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等专业)。把不同学科的有用之处组织在一起来提出对策和建议。

9、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有哪些?

答: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图纸。

(1)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其中,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附件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包括综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2)主要图纸应包括:城镇体系现状图、城镇体系规划图、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等专项规划图。图纸比例一般为1:500000~1:100000,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用1:50000~1:10000。

10、城市分区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答:城市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选择)

(1)原则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

(2)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

(4)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区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5)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

(1)现状调查和资料准备

(2)提出城市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

(3)研究交通规划初步方案

(4)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

(5)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

(6)编制道路系统规划文字说明

12、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是什么?

答: 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1)城市给水工程系统构成: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2)城市供电工程系统构成:电源、电力网

(3)城市通信工程系统的构成:包括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网络等系统。

(4)城市防灾工程系统的构成:包括消防、防洪、抗震、防空、救灾生命线系统。 

13、管线共沟敷设原则是什么?

答:管线共沟敷设原则

(1)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

(2)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当沟内有腐蚀性介质管道时,排水管应位于其上面;

(3)腐蚀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他管线;

(4)火灾危害性属于甲、乙、丙类的液体、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毒性气体和液体以  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共沟敷设;

(5)凡有可能产生相互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敷设。

14、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规划原则是什么?

答: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规划原则: 

(1)舒适性原则;

(2)城市审美原则;

(3)生态环境原则;

(4)因借原则;

(5)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6)整体性原则。

15、什么是行政区划,其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行政区划:是国家的结构体制安排,是国家根据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需要,遵循有关的法律规定,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民族、文化、风俗等客观因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和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并在各级行政区域设置相关的地方机关,实施行政管理。

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

(1)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

(2)设有相应行政机构的行政中心。

(3)明确的上下级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

(4)与行政建制相对应的行政区名称。

五、论述题

1、论述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答:(1)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关系密切: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只是在地域范围的大小和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不同。

(2)区域规划市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市“点”与“面”的关系,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相联系。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必然有其相应地域中心。区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地区的发展。

(3)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

区域规划要把分布于区域中的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地点,并制定出布点方案,以便在城市规划中具体落实;城市规划具体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对区域规划的原方案作某些必要的修订和补充。

 2、城市规划调查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答:(1)区域环境的调查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区域环境指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广大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

详细规划阶段:区域环境指与所规划地区发生作用的城市内的周边地区。

(2)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
  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发展演变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社会环境方面、物质方面。

(3)自然环境的调查: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气象因素、自然生态因素

(4)社会环境的调查:人口方面、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

 (5)经济环境的调查:总体规划阶段:主要涉及区域的、城市的整体经济状况。 

   详细规划阶段:侧重于地区性的或项目的经济状况。 

(6)市政公用工程系统调查 

 给水、排水、供热、供电、燃气、环卫、通讯设施和管网的基本情况,以及水源、能源供应状况和发展前景。

(7)城市土地适用的调查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所确定的城市土地使用分类,对规划区范围的所有用地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对各类土地使用的范围、界限、用地性质等在地形图上标注,在详细规划阶段还应对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等情况进行调查,完成土地使用的现状图和用地平衡表。

3、论述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答:(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① 前言:说明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②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点;

③ 城市规划区范围;

④ 城市性质、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及用地规模;

⑤ 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⑥ 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保护;

⑦旧区改建原则,用地结构调整及环境综合整治 ;

⑧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

⑨各项专业规划;

⑩近期建设规划;

⑩实施规划的措施。

(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① 市(县)域城镇分布现状图,比例1:50000~1:200000;

② 城市现状图,比例: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

③ 新建城市和城市新发展地区应绘制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比例同现状图;

④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比例同现状图;

⑤ 城市总体规划图,比例同现状图;

⑥ 环境保护、防灾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⑦ 近期建设规划图;

⑧ 各项专业规划图。

(3)总体规划说明书、有关研究报告及资料汇编——即附件部分。

4、论述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2)调查发掘与分析评价城市景观资源、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

(3)研究确定城市景观的特色与目标;

(4)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与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思想的城市景观结构;

(5)划定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制高点、门户、景观轴线及重点视廊视域、特征地带等,并提出相关安排;

(6)划定需要保留、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的城市户外活动空间,整体安排客流集散中心、闹市、广场、步行街、名胜古迹、亲水地带和开敞绿地的结构布局;

(7)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

(8)提出实施管理建议;

(9)编制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热门题目

专业推荐

该网站由优河马创建
该网站由优河马创建 立即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