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26~30分),
A.内容:中心突出、见解深刻
B.语言:行文流畅、语言准确
C.篇章:结构谨严、层次明晰
(评分参考)以2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
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
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21~25分)
A.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B.语言: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
C.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评分参考)以2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
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
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16~20分)
A.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尚充实
B.语言:语言通顺、有个别病句
C.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评分参考)以1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A.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B.其中B项比较好一些,酌情加分;
C.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10~15分)
A.内容: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
B.语言: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
C.篇章: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
(评分参考)以1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A.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
B.另两项稍好一些,酌情加分;
C.另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10分以下)
A.内容:文不对题,内容贫乏
B.语言:文理不通
C.篇章:结构层次混乱
(评分参考)以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A.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
B.另两项尚可的,酌情加分;
C.兼有上述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作文考题
-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对于这种说法,有人赞同,有人则不以为然,因为有些事物能够改变,可以改变,而有些事物无力改变,或者不应该改变。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
- “磨”既有磨擦、磨合的意思,也有研磨、打磨的意思,还有磨练、磨砺的意思……有时候,“磨”能带来精致;有时候,“磨”代表一种慢生活;有时候,“磨”意味着没有效率……
结合上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有人感慨:“无论打开报刊、电视还是电脑、手机,经常披各种广告困扰,真是怀念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啊。”也有人说:“好东西就应该广而告之啊。”也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也是这样啊……”。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人生就像登山。有人结伴而行,有人独来独往;有人登顶而返,有人半途而废;有人享受过程,有人注重结果;有人追求征服自然,有人意在回归自然。
结合上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古代有个官员对下属们讲了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个下属听后说:“终生不敢忘。”
结合上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信任自己的翅磅。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名词解释
-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盈: 满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逍遥游乐
- 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 揣测,估计
-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 逆遁: 预先逃跑
-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 劳: 慰劳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捕鱼打柴
-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遁:逃走、逃避
- 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
嚣: 喧嚣
- 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
耗: 呆,拖延
- 听见没有,你这条老龙?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上吗
老龙: 原文是“高里尼奇龙”,神话传说中的一条怪龙,这里是骂人的话
- 河东凶亦然
凶: 灾凶,此指饥荒
-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自多: 自我夸耀
- 、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相间: 互相穿插
- 矫命以责赐诸民
矫命: 假托(孟尝君)命令
- 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
勖: 勉励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 慢慢地
- 以二子肖母也
肖: 像
- 能娴科技,能娴艺文
娴: 熟练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约束,制止
-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期年:整整一年
-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
穷:困窘
-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
拳:屈曲,不舒展
- 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殇:早逝,还没成年就死去
- 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奉:敬献
- 弄缸弄甏
甏:坛子,瓮之类的陶器
- 如果所罗门王做了看门人
所罗门王:以色列王国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白者:须发花白的人,颁,通“斑”
-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告:祷告
-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固:必:一定
-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浮图:佛塔
- 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贱:底层百姓
-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
-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
延:请
- 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
向:先前
- 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
傩戏:驱鬼逐疫,表现鬼神生活的戏则
- 女正色,矢不复笑
矢:立誓,决心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系: 捆绑
- 项王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辟易: 倒退
-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筑: 捣土
-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有经: 有一定的原则
-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狼藉:纵横杂乱
-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问遗:问候和赠送物品
-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怖: 吓唬催促
- 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熨帖: 心里平静舒适
- 她看着自己的一窝女儿,一个赛一个的标致
标致:相貌.姿态美丽,多指女子
-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涘: 河岸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 忧患勤劳
-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披靡: 如草随风而倒,形容惊溃散乱的样子
- 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 数日: 计算日期,指为期极短
- 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 驱世:世上所有的人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固: 原本,确实
-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问: 探访
- 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戏的,一定也是瘪三式的玩意了
瘪三:上海人称城市中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消: 经受
余荫: 剩留下夹的荫底,一般指前辈对后代的保佑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岁:归罪年成不好。
-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本:推究本源,名词动用
- 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属:同嘱,嘱托请求。
-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莳:栽种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缕:线
-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顾:注视
- 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伉俪:夫妻
-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物华:美好的景物
- 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诣:到,往
-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浮图:
答案:佛塔
答案:请
答案:栽种
答案:以色列王国
答案:相貌.姿态美丽,多指女子
答案:逃走、逃避
答案:美好的景物
答案:慰劳
答案:劝客人饮酒
-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怖:
答案:吓唬催促
答案:祷告
答案:归罪年成不好
答案:如草随风而倒,形容惊溃散乱的样子
答案:原本,确实
-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筑:
答案:捣土
答案:敬献
答案:推究本源,名词动用
答案:屈曲,不舒展
答案:同嘱,嘱托请求
答案:经受
答案:约束,制止
答案:到,往
答案:满
答案:喧嚣
答案:呆,拖延
答案:逍遥游乐
答案:河岸
答案:仰视的样子
答案:通“缭”,盘绕
答案:世上所有的人
答案:早逝,还没成年就死去
答案:必:一定
答案:底层百姓
答案:揣测,估计
答案:捆绑
答案:探访
答案:忧患勤劳
答案:有一定的原则
答案:注视
答案:预先逃跑
答案:问候和赠送物品
答案:捕鱼打柴
大胆:困窘
答案:先前
- 听见没有,你这条老龙?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上吗
老龙:
答案:原文是“高里尼奇龙”,神话传说中的一条怪龙,这里是骂人的话
答案:心里平静舒适
答案:驱鬼逐疫,表现鬼神生活的戏则
答案:夫妻
答案:整整一年
答案:坛子,瓮之类的陶器
答案:倒退
- 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戏的,一定也是瘪三式的玩意了
瘪三:
答案:上海人称城市中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
答案:立誓,决心
答案:纵横杂乱
答案:线
简析题
- 阅读《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就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除非你自己对数学和地理也是这样无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
A.针对“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这一问题,这段文字包含了怎样的答案?
B.文中一再出现以“如果”开头的句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态度?
C.指出文中反复采用第二人称所产生的效果。
答案:
(A)避免产生愚蠢见识的措施之一是储备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B)谨慎与谦和
(C)形成面对面谈话的表达风格,产生了亲切、贴切的效果
- 阅读《都江堰》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
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中国宗教颇多世俗气息,因此,世俗人情也会染上宗教式的光斑。一来二去,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
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A.造“二王庙”是为了纪念哪两位人物?
B.根据作者的描述,傩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说“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
答案:
(A)李冰父子
(B)表现鬼神生活,求福避灾
(C)李冰为人民造福,升格为神,而神的世界也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
- 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回答问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这首诗最初发表于哪本杂志?后收入作者的哪本诗集?
B.作者为什么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C.指出这两节诗所使用的抒情方法。
答案:
A.《新月》;《猛虎集》
B.自喻为物,托物寄情,宣示自己对康河即对西方文明的深情眷恋
C.借比喻抒情
-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A.韩愈写这段文字的意图是什么?
B.这段文字表现了许远怎样的人物特征?
C.说明这段文字驳论方式的着眼点。
答案:
(A)为许远辩诬
(B)为国让贤,忠贞不畏死
(C)反驳论点
- 阅读《先妣事略》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这段文字中,“孺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是什么?
B.指出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C. 就塑造“孺人”这一人物形象而言,文中最后写吴家桥人来有什么作用?
答案:
A.勤劳,俭朴,宽厚
B.细节描写
C.侧面烘托了母亲待人宽厚的形象
- 阅读《婴宁》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曰:“枯矣。何留之?” 曰:“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问:“存之何益?” 曰:“以示相爱不忘。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病,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女曰:“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兄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爱何待言。”生曰:“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女曰:“有以异乎?” 曰:“夜共枕席耳。”女俯首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语未已,婢潜至,生惶恐遁去。
A.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B.从这段文字中可看出婴宁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并写出一句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婴宁的言语。
C.说明这段文字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
答案:
A.王子服以花向婴宁示爱,婴宁不解其意
B.憨痴率真;“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者一巨捆负送之”;“蒹葭之情,爱何待言”;“我不惯与生人睡”(任答其一)
C.语言描写
- 阅读《声声慢》(寻寻觅觅),回答问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词的主旨是什么?
B.指出两例运用移情于景手法的词句。
C.指出文中一例直抒胸臆的呼告句,并说明其表达的艺术效果。
答案:
A.抒写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况和内心深处的绝望哀愁
B.“三杯两盆谈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或“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强化了绝望之情的抒发
- 阅读《前赤壁赋》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这段文字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2)指出文中含有比喻意味的对偶句,并说明其比喻意义。
(3)写出此段中语义构成对比关系的对偶句。
答案:
(1)生命短暂,人生无常。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比喻人生短暂无常,人的渺小。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A.概括这节诗的主要内容。
B.“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几句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
C.指出“思公子兮未敢言”一句所使用的抒情方法。
答案:
A.描述湘君对湘夫人的焦灼期待和反复追寻,表现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B.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C.直抒胸臆
- 阅读《麦琪的礼物》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漂亮吗,杰姆?我跑遍了全城才找到它,现在你每天要把表看上一百次了,把你的表拿给我,我要看看它配上是什么样子!”
杰姆并没有照她的话去做,却倒在小榻上,双手枕着头,微笑着。
“德儿,”他说,“让我们把圣诞节的礼物搁在一边,暂时保存起来,它们实在太好了,现在用了未免可惜,我是卖了金表换了浅给你买的发梳。现在请你煎肉排吧。”
(1)这节是故事的结局,体现了作者在构思上的什么特点?并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2)指出杰姆的性格特征。
(3)文中刻画杰姆的形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答案:
(1) 结尾将暗线点明,异峰突起,形成出人意料而又不违背情理的效果。
(2)善良痴情,为对方的喜悦勇于牺牲自己的爱物。
(3)语言描写,行为举止描写
- 阅读《苦恼》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姚纳看一看他的话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什么影响也没有看见。那年青小伙子已盖上被子蒙着头,睡着了。老头儿叹口气,搔搔自己的身子……
“出去看看马吧,”姚纳想,“有的是工夫睡觉……总归睡得够的,不用担心……”
他穿上大衣,走进马棚,他的马在那儿站着。他想到燕麦,想到干草,想到天气……他孤单单一个人的时候,不敢想儿子……对别人谈一谈儿子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出他的模样,那是会可怕得叫人受不了的……
A.姚纳为什么要去马棚看马?
B.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
C.指出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
答案:
- 没有人倾听姚纳诉说苦恼,反映出社会环境的冷漠
心理描写:“出去看看马吧,”姚纳想,“有的是工夫睡觉……总归睡得够的,不用担心……”;行为描写:老头儿叹口气,搔搔自己的身子
C.排比
- 阅读《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这段文字批评的对象是谁?
B.这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C.指出其中的对偶句
- 秦始皇
B.例证法;通过铺陈历史事实彰显意理
C.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堕名城,杀豪杰
- 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指出文中讽刺当朝权奸之句。
B.说明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C.读者可从这段话中得到什么样的启迪?
答案:
A.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B.反诘,呼告,答出反诘即可)
C.只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才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 阅读《牡丹的拒绝》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第二段文字通过转折彰显了牡丹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B.说明第一段文字运用第二人称叙述的艺术效果。
C.指出这两段文字采用的修辞手法。
- 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
B.第二人称运用具有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性,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往往产生“炉边谈话”的家常感觉 C.比拟;比喻。
- 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这段文字所描写的母爱有什么特点?
B.指出文中用无声的行动描写来展现深挚母爱的语句。
C.指出文中借“我”之口对母亲作直接心理描写的语句。
答案:
A.对儿子不仅疼爱而且理解,毫不张扬却意志坚忍
B.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C.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诉求
- 阅读《纪念傅雷》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于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作者为什么说傅雷“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
B.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儒家之刚者”
C.为什么作者不说“愿你安息吧”?
答案:
A.作者认为傅雷青年时期的刚直正如孔子所说的“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还只是一般的个人脾性(2分)
B.具有艺术的涵养与知识学问的累积但又能坚持原则
C.尽管痛惜傅雷的不幸,但更希望知识分子继承他的刚劲品格。
- 阅读《雨巷》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这节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B.“丁香”有什么象征意义?
C.分析这节诗所体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答案:
A.孤独愁苦。也有思索与探求。
B.美丽,高洁,愁怨
C.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浓郁。
- 阅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生平的哪一个阶段?
B. 诗中的“心远”包含了哪三层内涵?
C.诗中哪一个字具有转折的意义?
答案:
A.归隐之后
B.忘世,忘我,忘言
C.而
- 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很早以来,她就在想这样一条裙子,像家中一切喜庆日子时,老奶奶,少奶奶,姑奶奶们所穿的一样。她要把金鲤鱼和大红百裥裙,有一天连在一起——就是在她亲生儿子振丰娶亲的那天。谁说她不能穿?这是民国了,她知道民国的意义是什么——“我也能穿大红百裥裙”,这就是民国。
可是到了冬月底,许大太太发布了一个命令,大少爷振丰娶亲的那天,家里妇女一律穿旗袍,因为这是民国了,外面已经兴穿旗袍了。而且两个新人都是念洋学堂的,大家都穿旗袍,才显得一番新气象。许大太太向大家说这些话的时候,曾向金鲤鱼扫了一眼。金鲤鱼坐在人堆里,眼睛可望着没有人的地方,身子扳得纹风不动,她真沉得住气。她也知道这时有多少只眼睛向她射过来,仿佛改穿旗袍是冲着她一个人发的。空气不对,她像被人打了一闷棍子。她真没想到这一招儿,心像被啃蚀般的痛苦。她被铁链链住了,想挣脱出来一下,都不可能。
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B.指出这两段文字中的人物描写方法。
C.指出第二段文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
答案:
A.金锂鱼希望在儿子振丰婚礼上穿上象征身份的大红百裥裙的幻想,被许太太无情地打破了,金锂鱼的悲剧命运无法改变。
B.心理描写,举止描写
C.比喻
- 阅读《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自己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的结构,窥见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文章作者爱因斯坦出生于哪个国家?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B.这段文字表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C.作者为什么要说“一鳞半爪”、“极小的一部分”?
答案:
A.德国,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广义相对论的创立者,亦可)
B.坚持并满足于对宇宙奥秘的探求
C.客观世界的奥秘无穷无尽,而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 阅读《早雁》,回答问题: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就题材而言,这首诗属于哪种类型?
B.第二联使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C.说明尾联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蕴。
答案:
A.咏物诗
B.借景抒情,借典故抒情
C.表层意思:叮嘱大雁哲留南方,安居潇湘。深层意蕴;同情百姓而又无可奈何。
-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指出这段文字的论点。
B.说明这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
C.文中的“王道”包含了孟子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答案:
A.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
B.归纳法
C.以民为木,旅仁政
- 阅读《哦,香雪》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作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净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
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
文中表现的香雪性格特征足什么?
B.作者对香雪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C.指出文中刻画香雪形象使用的描写方法。
答案:
A.纯真质朴,生性胆小,却对现代文明有着热情向往
B.对其质朴美的赞叹
C.肖像描写,行为举止描写
- 阅读《容忍与自由》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梦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指出这两段文字的论点。
B.两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C.说明这两段文字的写作特点。
答案:
A.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B.例证法
C.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
- 阅读《蒹葭》,回答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指出“伊人”的形象特征。
(2)诗中描写的蒹葭茂密、霜露高洁的景色,烘托出怎样的情感?
(3)写出诗中体现时间推移的三个句子。
答案:
(1)飘忽不定,悠渺难测。
(2)痴情者挚热的追求和纯洁的感情。
(3)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 阅读《哭小弟》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实非夸张。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一句有何深意?
B.这段文字塑造小弟这一人物形象,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C.写出文中的对偶句。
答案:
A.从哀悼小弟到同情这一代人
B.肖像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C.喜文艺,娴诗词
- 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B.指出这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
C.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答案:
A.只有意志坚强,遇难而进,才能取得成功
B.层次比较法(答对比法亦可)
C.采用排比修辞的手法,逐层递进,彰显了论点
- 阅读《我愿是一条急流》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我愿是一所小草棚。
在幽谷中隐藏,
饱受风雨的打击,
屋顶留下了创伤......
只要我的爱人
是熊熊的烈火,
在我的炉膛里,
愉快而缓慢地闪烁。
(1)指出这首诗的作者及其国籍。
(2)这节诗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
(3)这节诗所表达的爱情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1)裴多菲,匈牙利诗人。
(2)简陋、残缺
(3)夫妻之间相依为命,互相敬重,坚贞不渝。
- 阅读《秋兴八首》(其一),回答问题: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本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使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B.本诗尾联描写急促的砧声,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C.指出杜甫诗歌的风格特征。
答案:
A.融情入景(答借景抒情也可);借象征抒情
B.渲染整体气氛,烘染苍凉心情,关合全篇
C.沉郁顿挫
- 阅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赵武灵王要进行怎样的改革?
B.“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一句展现了赵武灵王什么样的精神?
C.指出这段文字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答案:
A.让老百姓穿胡服,练习骑马射箭
B.勇于变革,坚持变革。
C.语言描写
一、作文
1、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对于这种说法,有人赞同,有人则不以为然,因为有些事物能够改变,可以改变,而有些事物无力改变,或者不应该改变。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这些年很多“热”在流行,如国学热、电商热、网红热、抢红包热、跨界热、养生热、健身热、广场舞热……有些“热”经久不衰,有些“热”转瞬即逝。针对这一现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3、“磨”既有磨擦、磨合的意思,也有研磨、打磨的意思,还有磨练、磨砺的意思……有时候,“磨”能带来精致;有时候,“磨”代表一种慢生活;有时候,“磨”意味着没有效率……
结合上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人生就像登山。有人结伴而行,有人独来独往;有人登顶而返,有人半途而废;有人享受过程,有人注重结果;有人追求征服自然,有人意在回归自然。
结合上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5、古代有个官员对下属们讲了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个下属听后说:“终生不敢忘。”
结合上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6、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信任自己的翅磅。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7、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有人感慨:“无论打开报刊、电视还是电脑、手机,经常披各种广告困扰,真是怀念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啊。”也有人说:“好东西就应该广而告之啊。”也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也是这样啊……”。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