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 知识点
.庇古在1920年写的《福利经济学》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他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在生活福利水平指标的分析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收入分配状况。
.福利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帕累托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和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思想,帕累托以序数效用和无差异曲线分析为基础,发展出他的社会最大满足原则或所谓最优状态。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的产生标志是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他更致力于寻求一种方便的测定和改善社会福利的方法。福利经济学研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是博弈分析法。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社会总供求失衡是宏观经济周期性失灵的表现。
.标志着现代社会选择理论真正形成是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一般均衡是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奥肯在《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一书中提出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由一些非政府的社会福利团体负责向有关社会成员提供服务,通常称为专业化的社会福利。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 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 每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越来越少。这种关系称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平等的衡量标准是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弧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反之洛伦茨曲线弧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准公共物品既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又具有私人物品的特性。
.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福利水平,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一样有效。
.补偿变差是价格发生变化后,为使某人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应该从他那里取走(或给予)的补偿金的数额。
.社会保障项目中,弗里德曼认为最为可行的是负所得税。
.庇古认为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的多少,还包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分配情况。
.补偿剩余是当某人被限制以变化后的新价格购买如果没有补偿他所购买的物品的量时,为使他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 而应该从他那里取走的补偿金的数额。它用来衡量当限定产量或购买量时价格变动的福利效应。
.国有产权是财产权利由国家拥有,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可以使用这些权利。
.在现实经济状态中,如果信息不足,应采取次优准则行动。
.共有产权是共同体内每一成员都有权分享产权所包含的权利,排除了国家和共同体外成员对共同体内成员行使这些权利的干扰。
.福利经济学研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是图表数据法。
.私有产权是财产权利界定给某一特定人,产权所有人对产权的行使不受任何限制。
.邓肯·布莱克被尊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
.效用可能性曲线是在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中,描述两个消费者效用水平反向变化关系的曲线。
.社会总体收入分配状况中,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对任何人来说,某样东西的总效用是会随着他对它的占有量的逐渐增加而增加,但增速不及占有量,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阿罗不可能定理是由单个人偏好的有序性得不出社会偏好的有序性。即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
.公共物品是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曲线相切; 福利经济学研究是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 、国民收入适度分配问题、收入均等化、生产资源适度配置问题、国家安全问题 。
.在整个社会福利的发展进程中,到底是相信市场,还是依靠政府一直是关注经济和社会福利问题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共同争议的核心问题。
.全体一致规则是指行政决策方案的通过需要参与行政决策的全体投票都对某项行政决策方案投赞成票。在这种决策规则之下,一项行政决策方案的通过,取决于全体投票人一致同意,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投票人投了反对票,其他人的一致选择结果就无效。在民主制国家里,全体一致规则不是代议民主制采取的实现方式。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帕累托最优、补偿原则、次优原理、第三优原理;政府行为经济-公共选择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庇古理论-平均、货币边际效用递减、争论-不同社会阶层、利益集团利益冲突);社会福利度量和研究(经济剩余、补偿剩余、贫困指数、人类发展指数)公共选择理论(社会选择问题、政府运行效率)研究对象是社会的经济福利。
.社会福利函数不是个人福利的简单相加。
.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社会总供求失衡是宏观经济周期性失灵的表现。
.阿罗( Arrow )不可能定理是一个可能得到证明的定理。
.纯粹公共物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既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又具有私人物品的特性。纯粹公共物品的需求表现为将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市场需求曲线
.用来衡量当限定产量或购买量时价格变动的福利效应是补偿剩余。
.福利经济学的特征是具有规范性(normative)和实证性(positive)双重性特征,其含义是福利经济学是从资源分配和国民收入分配两个方面研究。实际上,福利经济学既有规范性,又具有实证性。从其研究社会经济变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来看,是属于实证性分析;从其对社会经济政策展开规范分析并作出最佳选择来看, 属于规范性分析,因此,它的研究内容具有双重性。
.收入分配状况是在生活福利水平指标的分析中最核心的问题。
. “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是老子的思想。
.个人福利是个人生活的幸福满意程度。效用通常是与福利等价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可相互替代,一般来说,从下面的几种情况下,而这是偏好的。(1)当个人偏好受到他人福利状况的影响的时候。( 2)利他主力行为eg:公交让座。( 3)固守不利的传统习惯( 4)不理智的选择, eg,抽烟,酗酒。
.社会总体收入分配状况中,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示收入相对合理。
.市场失灵是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 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应对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宏观调控是不是万能的。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充分就业理论。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为:(1)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和约翰穆勒;提倡社会改革福利经济学先驱霍布森( 2)功利主义思想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认为人们本性是趋乐避祸,趋利避害( 3)福利的创始人:庇古,他主张征收累进税制, (4)20 世纪初40 年代,柏格森和薛穆尔森分别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公共物品是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使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外交、国防等。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从任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说,任意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均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均衡实现。
.帕累托原理包括两部分,一是帕累托改进,属于动态社会资源配置判断标准;二是帕累托最优原理,属于静态社会资源配置标准。(1) 帕累托改进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如果一项社会政策变革使得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都有所改善,那么该项改革是最理想的,是可取的。如果一项社会政策变动, 在增加一部分社会成员福利的同时, 给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造成不利的影响, 该项改革是否可取就难以确定了。(2)帕累托最优 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 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 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 必然会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此时达到了最优状态, 不需要作任何政策变动; 否则就会偏离资源配置最佳状态。
.帕累托改进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基础之上。指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
.完全竞争市场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是因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类型,主要特点: 1.市场主体极多,因此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均不能控制和影响市场价格; 2.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 3.无市场交易费用,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由于这些特点在现实中很难满足, 真正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现实中至多存在某些市场特征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可以按照完全竞争市场的规律来进行分析。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总结如下: 1.价格固定不变,P=MC=AC=AR=MR ; 2.低价高产出,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3.生产者以最低成本生产,资源得到充分使用,不存在超额利润。
.《乌托邦》的作者是托马斯·莫尔。
.经济剩余同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两个概念组成。消费者剩余最早由马歇尔定义。指为了不失去该商品消费者宁愿支付的金额和他实际支付的金额之差。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的实际所得和其期望所得之间的差额。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帕累托最优与产权分析是由于建议费用的存在, 因而产权界定对资源配置效率就有影响; 并且不同的产权界定方式也会影响资源的最终配置效果。私产制度由于其交易费用最低, 因而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产权制度。不仅每一种产权制度都有交易费用问题, 而且一种产权制度向另一种产权制度的转变也存在变迁成本问题。因此,制度选择对于资源配置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引申开来, 收入分配方式也是一种制度, 它与产权制度密不可分。产权制度是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 收入分配制度是产权制度的补充。故在建议费用不为零的显示经济中, 收入分配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会产生一定影响, 这与独立经济学第二定理的结论似乎相左, 但实际上二者并行不悖。
.完全竞争的市场至少应具备的条件。(1)市场上有无数个卖者和卖者,每个买者和卖者所买、卖得数量只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一小部分;(2)无论买者还是卖者信息都是充分的;(3)资源是自由流动的;(4)交易成本极地,甚至为零。
.卡尔多补偿标准是福利经济学中的虚拟补偿标准中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标准。它是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有所改善。所谓的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是指对于经济政策改革前的状态A 和政策改革后的状态B,不存在所有社会成员都一致的偏好B,但相对于原始状态A,均一致的偏好对状态B 的一个重新分配,那么我们称B 潜在帕累托优于A。卡尔多补偿变准与帕累托改进的关系很直接的:如果事后的补偿发生了,那么,卡尔多补偿变准就成了帕累托改进,当然,实际补偿不一定发生,因此,潜在的帕累托改进也不一定总能成为现实。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林达尔均衡是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可以达到最佳或高效率的配置。
.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1)工资与福利水平过低或不稳定(2)工资与福利水平在其工作与退休时差别太大(3)寻租可能导致的成本远远小于寻租行为得到的收益(4)政府部门对经济事务过多的行政干预
.垄断是根据马歇尔的观点, 社会福利的总量是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两部分组成的,垄断是消费者剩余减少, 使生产者剩余增加, 但生产者增加的量小于消费者剩余减少量, 从而使社会福利出现了净损失。垄断不仅会造成社会净福利的损失,而且还会产生寻租的成本。垄断企业要获得垄断资源,就必须要寻求政府的保护。这样,垄断企业需要说服政府的官员, 又得支付贿赂成本, 相当于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 寻租行为导致资源的浪费, 寻租利润形成不合理的收入分配, 这些均导致了社会经济效率的损失。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行业都出现过大型垄断企业的情况, 垄断导致市场竞争程度有所下降, 同时也损害了经济效率。垄断企业一般代表一个行业的供给, 也面临着整个行业的需求。因此, 垄断企业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市场均衡产量和价格。
.公共物品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使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如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外交、国防等。
.平等是居民能够不受任何自身条件以外条件的限制,在符合社会约定规则的前提下,对经济资源平均或接近平均占有、使用并获得收益。三个层次: 1.收入机会上的平等2.收入结果上的平等3.收入实现上的平等。三层含义上的平等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利上的平等,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平等的,不能有特权。
.林达尔均衡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可以达到最佳或高效率的配置。
.效率指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 即指资源配置合理和充分利用所带来的社会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率高,即以最小的投入(或成本) 获得最大的产出。包括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资源配置效率: 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投入要素在各产出主体的分配所产生的效率。资源使用效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 。
.市场失灵是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动不灵, 即只靠近市场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换句话说,它是自由市场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市场失灵表现:1,公共物品失灵;2垄断性失灵;社会公平分配的失灵4,外部性失灵:5,信息的不完全性失灵:。福利效果危害是1,公共物品难以有效供应。2,垄断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减损。。3,外部效应对社会福利的危害。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往往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4,收入分配不公。5,信息不对称导致效率低下。
.帕累托最优原则, 1,交换的最有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编辑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2,生产的消费最优:任何两种要素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这都相等。3,生产与交换的最有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的编辑替代。
.社会福利的特征。(1)保障对象的全民性(2)保障内容的福利性(3)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4)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次性
.福利经济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中的指导作用。1.福利经济学理论是社会、经济政策方案选择的指导标准。2,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程度。3.,福利经济学理论弥补了实证经济学的不足,且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4.福利经济学研究也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平等与效率的替代关系、学说观点、代表人物。1.效率优先轮。以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哈耶克为代表。该理论认为:收入分配不等是经济普遍繁荣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收入差距夸大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增长是实现平等的必要条件。平等只能通过市场竞争自发实现,政府人为的收入均等化措施不可取。2.平等优先轮。以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罗尔斯为代表人物。认为:把收入均等化放在首位,缩小市场的调节作用,实行平等优先。3. “两者兼顾”的这种方案。约翰劳尔斯。主张:把新福利经济学观点运用于平等理论, 主张一种折中、调和,既支持了现实生活强制性的干预,又强调了机会平等。布坎南等人提出: 再分配问题上主张采用合同方法, 强调分配合同的效果,反对把分配概念说成是伦理准则,赞成劳尔斯的论点。
.政府针对市场失灵的应对措施。(1)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保证国民经济有良好的硬件环境。(2)政府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保证国民经济有良好的软件环境。(3)政府要综合利用利率、税收、国债、预算等经济调控手段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4)政府要综合利用收入政策、分配政策、税收政策等政策来缩小收入差距,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选择不同的指标分析活福利水平: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可以从宏观上反映收入水平,只考察初次分配的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生活福利水平,有利于国家间的比较。但这指标仅能说明宏观收入水平,掩盖了个人之间实际收入分配水平的差距。其增长还隐含着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2实际人均收入分配水平。人均收入随着国内生产总产值不断增长而提高的过程中,实际人均收入分配水平的差距会缩小。一般采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来进行分析。3医疗事业发展水平和医护人员数量。这是从公共卫生带来发展状况关注生活福利水平。高收入、高福利国家往往是公共医疗卫生开支也较高。4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现代化的生活水平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交通条件。以人为本发展交通运输业,使交通运输工具种类、数量增多,达到人流、物流畅通。可以采用铺设公路的长度,公路、铁路运输量和航空客运量为测定交通运输发展状况的指标。此外,还可以选择环境卫生状况、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状况、婴儿死亡率、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服务器的需求状况等指标来分析生活福利水平。
.政府对垄断应采取的态度和措施就是:政府应当区分垄断的成因和后果,弘对垄断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措施:(1)对正当经营手段形成的产品差别、店堂差别、品牌差别、服务差别应给予支持和保护,不横加干涉,以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2)对于不正当经营手段形成的如串谋,非法兼并、价格歧视、低价倾销,恶意伤害等要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严格制止。(3)对于经济技术原因形成的垄断采取或政府经营,或企业自营、政府监管或允许准入,形成潜在竞争,从而一方面限制行业里企业数量维护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防止企业借垄断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减损。(4)对于因特殊原因政府干预形成的垄断,要注意有针对性,随时评估政府保护的时效和必要性以及利弊,该消减是及时削减,不能随意扩大政府保护的范围和时间。
.收入再分配答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通过税收政策, 1.税收就是给政府筹资,让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转移支付给穷人,最佳的税收原则就是实现收入再分配, 又可以将额外负担降至最低。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这对于工资低于原起征点的人没有影响,但可以改善工资高于原起征点的工薪阶层的收入状。2.民间志愿捐款。慈善捐赠是典型的社会福利行为。它是人们自觉自愿的捐赠,这样富人的捐赠不但不会减少其个人收入, 还会增加其个人福利, 被捐赠人也会增加个人福利。民间慈善捐赠会实现帕累托改进型的社会福利改善, 解决了政府强制收入再分配中的平等和效率问题。支出政策是 1,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支出政策主要通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将资金运用到贫困对象的身上, 不管是政府强制转移支付, 还是民间慈善行为, 社会救助都是严格区别于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初始配置。体现了按贡献分配原则和效率原则。保证现代社会可以高效率的运行。福利分配体制是俺需分配原则和平等原则, 不论是否有贡献, 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就应得到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体现一种事实上的人权平等。2.提供公平竞争和公平竞争机会。在创造平等竞争起点方面,主要由政府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征收遗产税,进行就业培训、转产培训等。在创造平等竞争机会方面,主要有: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咨询和就业信息, 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和特殊教育, 为穷人提供法律援助, 制定公平的竞争规则,消除性别歧视,实行同工同酬等等。
.市场机制的三大分体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1)价格机制可以正确引导资源流向,因为资源配置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总是要把资源配置到价格高的方向上去。而价格高的方向恰恰是由于资源配置量不足而需要增加资源配置的方向。(2)供求机制控制着在某一资源配置方向上配置资源的数量,因为随着在某一资源配置方向上资源配置量的增多,其供求关系就会发生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会影响到价格,价格的改变又会使该资源配置方向的资源流人减少、停止甚至流出。(3)竞争机制会使资源的使者保持较高的资源使用效率。这是因为由于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个别劳动时间长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资源使用者而言就意味着要亏损或破产,所以资源使用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成本-收益分析的步骤为:1,根据公共物品生产的目标提出若干备选方案。2,计算公共项目和方案的收益和成本。3,根据上步现金流量的结果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收益和成本费用的比率。4,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5,进行项目或方案的选择和生产决策。
.阿瑟、奥肯的漏洞原为收入分配不平等是通过市场竞争追求效率的结果, 但是如果过分的追求收入分配上的平等,抑富济贫,势必会损害人们追求效率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为降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的收入中,中途会发生泄漏, 结果是富人失去的多,而穷人得到的少。发生泄漏的原因:1,税收消弱了富人投资的积极性;2,税收影响了劳动的积极性,不仅影响了富人,同样也影响了穷人。因此,由于在收入分配的过程中,可供分配的收入总量减少了,政府用于分配“桶”发生了漏出,社会的总府里并没有增加。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詹姆斯。布坎南: 1 福利斥资根源。2。政府失灵轮:认为政府也可能犯错误,如果政府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 就会出现以权谋私的寻租现象, 即权力持有者借助于政府的力量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 因此布坎南认为, 如果说机制并会完美, 那么针对市场缺陷的政府干预也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 必要能增进社会福利, 所以必须抛弃政府不切实际的幻想,尽量发挥市场功能,只有为市场调节比政府干预发挥更大的代价时,才引入市场干预。
.市场解决不了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的原因。在分配领域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启发作用不可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这是因为:(1)市场经济运行的目标是追求效率大化,各经济利益主体考虑的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决定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大;(2)在存在垄断的情况下,价格会严重背离价值,从而使部分人获得不合理收;(3)市场竞争的初始条件不均等导致收人的差距;(4)经济运行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导致非个人原因的收人差距;(5)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不平衡必然形成要素收入的不合理差距。市场解决不了收入的公平分配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践意义是1,坚持法治,建设法制社会。2,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促进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